• 「打罵教育」的真正問題


    最近柯文哲在大學演講時說:

    「小孩子不打不罵怎麼教?」


    柯文哲說:

    「現在說什麼學校的學生不可以打不可以罵,奇怪了,這怎麼管教?我是不贊成啦。現在,現在小學也不能打學生、也不能體罰、什麼都不行,我們太忽略品格教育了.............」


    很明顯的,柯文哲只知道中式教育。


    中式教育和西方教育有兩個重要差異:

    1 懲罰學生的原因

    2 懲罰的方式


    以前台灣學校的老師會打學生,

    少一分打一下,

    「竹筍炒肉絲」的藤條還不夠,

    還有老師會從椅子上拆下木板,

    用木板打學生的手,打屁股,

    還有擰耳朵,扇巴掌!

    如果同學沒寫功課,

    老師就在學生身上

    掛一個牌子寫「我今天沒交功課」。


    相較之下,

    美國教育沒有排名思維,

    老師發考卷的時候通常都會把分數遮住,

    然後親自走到學生面前發考卷,

    所以除非你自願公開你的成績,

    否則沒有人會知道你的分數。


    在美國,你不會因為成績不好而被懲罰,

    不守規矩才會受到懲罰,

    例如上課說話,影響上課的秩序,

    或是在學校裡和同學打架,

    只有脫序的行為才會受到懲罰。


    許多在中式教育裡長大的人,

    至今仍然沒有認清「打罵教育」

    真正的懲罰是什麼。


    回想一下,

    你小時候被老師打,被罵的時候,

    你是不是在全班面前受罰?


    “打罵教育”的核心概念

    其實是“侮辱”!

    用傷害學生自尊的教育方式。


    而在美國學校的懲罰方式,

    通常是 detention, 也就是留校察看。

    就是在放學之後,

    “壞學生”必須留在學校教室裡,

    不能和其他同學一樣放學,

    如果情節嚴重,

    就有可能是週末的時候

    還要去學校坐在教室裡。


    大家都自由了,下課去玩了,

    ”搗蛋的壞學生“卻必須留在學校,

    這種懲罰並不是公開的,

    沒有「示眾」,

    並不是在全班面前侮辱學生。


    而教育對人格的影響,

    通常不是來自課本上的知識,

    而是來自老師和父母的「身教」。


    如果老師是用”侮辱人“的方式教育,

    學生有樣學樣,

    學生長大之後和別人溝通的方式,

    就是「侮辱別人」!


    以下這些話來自台灣的議員,甚至市長:


    「民進黨不檢討自己人犯傻,

    還自以為….就是塔綠班啊,

    難不成那個惡質的粉絲頁還是藍的不成?

    該粉絲頁就是打藍打柯到極致的側翼。」

    — 前馬英九的辦公室發言人,現任議員。


    在直播時高唱「塔綠班」之歌,

    還唱出「綠畜」,

    不認同別人的觀點就說別人是畜生。

    — 現任新竹市長。


    「投給總統蔡英文的人,

    就是817萬不用腦筋的人。」

    — 國民黨前主席,前立法院副院長、前立法委員。


    你會發現這些人經常別人貼標籤,謾罵,

    用「侮辱別人」的方式表達觀點,

    這就是“中式教育,打罵教育”的結果。


    如果我們不跟小孩講道理,

    而且還罵他,打他,

    小孩經歷了這種「身教」,

    他長大以後,

    他對別人的溝通方式也是一樣,

    用罵的,用打的,

    用「侮辱別人」的言語。


    我每次提到中國國民黨

    從中國帶來的中式教育,

    就有人會說:

    「你說的是以前的事情,

    現在台灣的學校不准老師打學生。」


    今年2月的時候 ,台北市的

    松山高中學生訂餐沒寫外食單

    竟被罰站校門口舉牌:

    「不寫外食單別來讀松山!」。


    可見即使老師不可以打學生了,

    台灣的學校仍然會用

    公開示眾的方式侮辱學生。


    可見規定改了,

    學校裡的教官,老師的思維仍然沒變,

    「侮辱」的本質仍然不變。


    而會說別人是塔綠班,綠畜,

    就是這種教育下的產物。


    柯文哲說:

    「小孩子不打不罵怎麼教?」


    因為柯文哲沒有體驗過西式教育,

    他不知道沒有侮辱的溝通方式

    才是講道理的環境,

    學生才會懂得尊重別人,

    才會懂得溝通,才會就事論事,

    那才是好的品格教育。


    =======

    臉書分享連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KkEWNULnoaWgtDimfhGtRXnZnq5NGCBL6qHsXXxN9Ls6e4NLximUh8CuzMTyPskbl&id=100069882532671


  • 加一下我們臉書的粉絲團

    不定時的收到我們最新更新的文章

    Search This Blog

    Powered by Blogger.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