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想參加童子軍,
老師卻說只有考試成績
前10名的人才有資格參加。」
「前三名的學生才可以參加畫圖比賽。」
看到許多讀者的留言,
我終於能理解:
為什麼台灣人在討論政治議題的時候,
有些人只要觀點稍微不同,
就開始質疑對方:
「那你做了什麼?」
「我支持蔡英文,
支持民進黨不比你少…」
「你有什麼資格說…」
相較之下,
我從來沒看過美國人有這種的思維。
有位住美國的台灣人網友說:
「美國人選大學的想法和台灣很不一樣
他們注重科系,獎學金和實習機會
你在西雅圖華大有微軟 AMAZON 的機會
你念 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 進矽谷的機會
念 University of Houston 進醫學院的機會
一個州州內學費和外州學費差到3倍
不像台灣就是學校排名的思考。」
因為西雅圖大學在微軟公司附近,
所以他們的學生就有機會去微軟實習,
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 在矽谷,
所以他們的學生就有機會
去矽谷的高科技公司實習。
我念大學的時候,
因為 NASA 的火箭發射實驗室(JPL)
在我的學校附近,
在 JPL 工作的一位博士
來到我們班上告訴我們
有一個實習的機會,
老師問我們有誰想去,
因為我第一個舉手,就得到了機會。
在美國的市民大會上,
小學生都可以站在台上質詢官員,
大家都覺得很正常,
只要舉手,你就有權利發問,
沒有人會要求你必需是名校畢業,
或是哪方面的專家,
或是曾經為國家付出多少,
只要你想討論,你就有資格提出看法。
台灣人經歷了長期的
黨國教育,權威式的教育,
例如老師發考卷的時候,
把成績不夠好的考卷丟地上給學生撿,
這種侮辱人的教育方式
造成許多人長大後
不懂得就事論事,
稍微觀點不同就會人身攻擊。
直到現在,他們還是覺得:
成績不夠好,就不可以學畫畫,
不是前三名,就不可以參加演講比賽,
功課不夠好,就不可以談戀愛,
18歲的人還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
就沒資格投票。
討論事情的時候,
他們會用尖銳的話質疑你,
他們會用資格論來詆毁你,
如果你覺得你的想法
是有價值,值得推廣的
你不要因為他們而沉默,
你今天能夠討論政治議題
而不會抓去關,
這個權利是以前許多人犧牲生命換來的,
不要因為ㄧ些少數人的酸言酸語
而放棄了你的聲音。
=======